演辭
葉劉淑儀議員就「把握一帶一路機遇,尋找香港經濟新方向」議案發言
2015-10-28
主席,我首先要感謝廖長江議員提出的議案,以及各位議員提出的修正案,讓我們有機會討論「一帶一路」的重要性及香港扮演的角色。我注意到廖長江議員的議案的主要圍繞著「一帶一路」為香港未來經濟發展帶出的路向;及其他議員的修正案主要關注「一帶一路」在經濟、金融和物流方面帶給香港的機遇。因此,我想借此機會談談「一帶一路」在地緣政治、文化、歷史上的重要性,及探討香港可以扮演的角色。
「絲綢之路」這個名字原不是中國人發明的,而是一位德國的地理學家Ferdinand von Richthofenz發明的。在1868至1872年間,他多次訪問中國後,撰寫了一本書名為“Seidenstrassen”,意為silk route。
在古代,這條通往西部的道路還未被人稱為「絲綢之路」。據漢書記載,這條路線的目的地稱為‘西域’。而漢代通西域主要目的是軍事及外交。當時,漢武帝派使者張騫到西域,欲與大月氏國結盟協助漢朝擊敗匈奴。不幸,張騫在去西域途中被匈奴人截下,並被囚禁了多年。後來,張騫成功逃脫回漢後,又再次返回西域,遠至大宛國及大月氏,也就是今日的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一帶。張騫當時雖是為了執行外交任務,但是無意中帶著一百多人打通了這條貿易的通道,而且從西域帶回了不少產品(如:胡椒)、葡萄和胡琴等回中原。英文剛好有一詞——‘serendipity’, 便是形容這種意外發現奇珍事物的本領。
至於「海上絲綢之路」是屬於比較近代的名詞。據《梁書》中的《海南諸國傳》(海南諸國指東南亞國家)描述中國自漢代開始對外交往的歷史,以及其他同類書籍如《諸蕃志》、《島夷志略》、《瀛涯勝覽》、《東西洋考》和《海國圖志》等等紀錄著中國古代海上外交的發展歷程,這些書反映我國當年的世界觀,以中國為中心,文化上有「華夏」及「夷狄」的區分。至於海上交通這個名詞是在近代才出現。據記載,我國是在十九世紀才開始研究海上交通,這些都可通過《中外海上交通史》、《中外海上關係史》得悉。而「海上絲綢之路」也是九十年代初後才開始出現。
為何我要講述這麼多有關絲綢之路的歷史?因為最近我聆聽了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主任蘇基朗教授就「中外海上交通的大歷史:前世與今生」發表的演講,讓我瞭解到絲綢之路幾千年的歷史。今天,正如蘇教授所說,中國是在深厚的歷史基礎上建立一棟「新房子」。這棟「新房子」是非建不可的。理由並非是中國好大喜功,而是其中機遇之龐大不可錯過,不然就會被其他國家奪去。
其實,早在2011年,美國就已提出「新絲綢之路」,因當時美國思量如何在阿富汗撤軍後讓這個地方能繼續穩定下來,於是便提出以阿富汗、巴基斯坦及伊拉克為軸的「新絲綢之路」,希望可以建立一條新的貿易通道。此外,俄羅斯也提起「歐亞聯盟」,由此可見中亞的重要性。那為何面對這個如此重要的地區,我們不去組織建立一條可打通貿易、外交、軍事及能源各方面的通道?
最近,我也接觸過一些國企,如招商局,在國家還未推出「一帶一路」前,為了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已帶頭「走出去」,在世界各地建設港口。如此看來,「走出去」是國家下一階段經濟發展的大趨勢。
至於香港所扮演的角色可說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其他議員提出的金融、貿易、物流等機遇外,香港是中西文化匯聚的地方,香港也是最能夠協助國家將不同文化融為一體,和世界不同各地的人交流對話的地方;而且,許多本地精英都掌握著中西文化的精髓,這些就是香港的優勢。
多謝主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