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辭
葉劉淑儀女士「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演辭
2023-10-18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23年10月18日於北京舉行
行政會議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海上絲綢之路協會聯席主席
葉劉淑儀 演辭
主題 :推動「一帶一路」文明互鑒:國際智庫合作與人文交流
尊敬的領導人,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很榮幸獲邀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並且有機會在今日的「智庫交流專題論壇」上,和在座各位分享我對「推動一帶一路文明互鑒:國際智庫合作與人文交流」這個題目的看法。
2013年9月和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後在哈薩克斯坦及印尼,宣布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及「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我國領導人為這兩條歷史悠久的貿易古道注入了新的願景和新的力量,在陸路把中國和歐亞,在海路把中國和東南亞、印支半島、非洲,緊密地連結起來,成為一條連結古今,貫通歐、亞、非,促進人類和平發展,繁榮共享的康莊大道。
回顧歷史,我們都知道,今日我國推動的「一帶一路」,是建基於古代絲綢之路上。公元前139年,漢朝外交家張騫出使西域,開拓了絲綢之路,數千年來經過歷代人民不斷努力,出洋通商,向外開拓新的商機,建立新的友誼,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打通我國與其他國家的經脈,成為偉大的通商之路、經貿之路、文化之路、友誼之路。「一帶一路」的開發是西方形容的 serendipity,意思是指一些作為意外地為世界帶來深遠和美好的影響。
美國政治學家 Samuel Huntington 指世界上有七大文明,中華文明是其一。我國文明與其他文明,例如源自希羅文化的西方文明不同,我國以農立國,數千年來屹立不倒,千錘百鍊,不斷繁衍,是靠人民刻苦耐勞、堅毅不屈的民族精神。所以中華文明的特質,是有很強大的韌力、生命力、連續性、包容性及和平性,跟自詡「民主自由」的西方國家常常企圖把自己的價值觀及制度強加於人,及依靠武裝力量掠奪利益,是不同的。
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不是純粹通商,而是提出了「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以促進和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對於國家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這個偉大構想,我深受感動。2015年9月,我在香港成立「海上絲綢之路協會」(Maritime Silk Road Society)。香港素來都是海上絲綢之路一個重要節點,時至今日,香港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社會,香港華人與海外華人有深刻的聯繫,所以香港是非常有能力協助國家推動「一帶一路」,促進我國與鄰近地區和平共存,共同發展。
「海上絲綢之路協會」作為一個智庫,這八年來舉辦了多場論壇及講座,介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情況,包括伊朗、巴基斯坦、荷蘭、西班牙等等。我們亦著力加深青年人對「一帶一路」的了解,舉辦了多屆暑期大學生實習項目「張騫計劃」,安排同學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習,包括希臘、斯里蘭卡,和遠至非洲的吉布提,開拓年輕人的眼界。我們亦安排專才到希臘等國家教授中國文化、中國舞蹈等活動。作為智庫,我們將繼續促進友誼,達致文明互鑒的目的。
最後,我期望在今次的高峰論壇上,與更多「一帶一路」國家的智庫代表、專家交流,互相學習,做到真正的文明互鑒。
多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