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最新资讯

主页 > 最新资讯 > 传媒报导

传媒报导

叶刘淑仪:“丝绸之路也是全球的品牌”

2023-10-18

“丝绸之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应该多利用软力量向年轻人推广。”

南方周末记者 王瑭琳

责任编辑 | 姚忆江

身兼数职的叶刘淑仪,仍然在政坛上,书写风云。(姚忆江/图)

 

接受南方周末专访前,叶刘淑仪递过来四张名片,头衔分别是“立法会议员”“新民党主席”“香港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召集人”“海上丝绸之路协会联席主席”。

这些身份占据了她的大多数时间。

作为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在在议会上质询官员时,官员称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因为官员面对的,是一位曾经在政府体制中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前高官,对香港情况了如指掌。作为香港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曾称要推动香港发展优质民主,竭力为香港市民服务。繁忙的事务、频繁的曝光率,身兼数职的叶刘淑仪,仍然在政坛上,书写风云。

不过,对这位香港特区首位出掌纪律部门的女性,人们评价褒贬不一。支持她的人认为,她担任香港保安局局长期间,在《公安条例》争议、居港权问题、入境事务大楼纵火案等多起事件中处事果断、作风硬朗和建树良多,是不可多得的“香港铁娘子”。但也正是这种硬朗作风,引来不少反对的声音。

她还曾在2012年和2016年两次宣布参选香港特首。虽然都以惜败告终,但参选口号“赢返香港”依然让不少港人为之振奋。参选过程中,叶刘淑仪一再强调“如果当选,将率先处理香港核心管治问题”。

她如何看待香港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独特作用,对香港的发展又有怎样的期待?

串起全球“朋友圈”

南方周末:香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联盟城市之一,具有地理优势。香港该如何利用海上丝绸之路促进香港经济的发展,串起“朋友圈”?

叶刘淑仪 我创办的海上丝绸之路协会是在 2015 年成立的,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最早回应倡议的香港组织。丝绸之路是中国很重要的品牌,也是个全球的品牌。

其实中国是最早推动全球化,对外开放的。张骞通西域是一次伟大的远征,搭建起了连接世界的桥梁。香港的地理位置在南方,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历史上,自中国出海的中国商船,或回航的蕃舶,多会待冬季东北风发之便,经香港屯门出海,南驶中南半岛及南洋群岛,再到印度及波斯湾等地。

丝绸之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应该多利用软力量向年轻人推广。比如我们安排免费的电影如《大唐玄奘》给观众欣赏,讲述商人把中国的蚕桑带到西域,也把西域一些葡萄产品带到中国这种交流的历史。利用这种软力量,帮助香港年轻人理解中国伟大的发展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香港社会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很多华侨,包括很多东南亚的大家族在香港都有分支。香港跟东南亚的关系非常好。比如菲律宾大部分是福建人,新加坡有福建、潮州客家人,泰国也是很多潮州人,商业的来往非常频密。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成立一个协会、联盟,连结海丝会沿岸的省市以及东南亚的国家。创办的时候,希望能在人心相通方面多做工夫,也希望能够教育香港年轻人多理解中国伟大的历史文化。所以协会部分重要的活动,都会安排一些年轻的大学生去海丝地区的国家走走。

南方周末:这就是“张骞计划”吗?

叶刘淑仪:对,学习当年张骞勇敢的开创精神。我们成立的时候,荷兰商会的会长很感兴趣,“一带一路”的终点是欧洲的鹿特丹,所以他也有兴趣加入。我们还安排了大学生到内地的广西、广东,以及东南亚的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另外还去了东非吉布提、欧洲伦敦。

值得一提的是,应希腊一个小岛的邀请,我们安排了负责中国文化的老师暑期到希腊宣传中国文化,教中文,也很受欢迎。但是疫情原因,停滞了三年,今年我们又重新启动,也得到很多企业的支持。

南方周末:这个计划最高的时候派了一百个学生出去。今年大致有多少人?

叶刘淑仪:今年也起码有一百人了。因为陆陆续续有很多的中外企业参与支持,让大学生有机会去学习、实习,开阔眼界。

南方周末:除了“张骞计划”,海上丝绸之路协会还有什么样的工作思考?

叶刘淑仪:我们开展了很多论坛,包括不同的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的论坛。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扩大朋友圈。

软力量”推动中国文化

南方周末:如今,湾区的融合互动越来越大,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协会主席,你有什么相关的计划和设想?

叶刘淑仪:李特首已经举行了上任以后第一次的粤港研习会议,其中加强科技、金融,人才的交流,文化的加强和交流也非常重要。澳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我们也想跟澳门加强合作。同时,希望将来安排多点学生去大湾区学习考察、加深他们对岭南文化的理解。

南方周末:现在香港学生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和理解,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叶刘淑仪:我觉得比较遗憾的,是香港的教改。2009年推出的教改,我觉得走错了路,就好像台湾一样,把中国文化的元素大大减少。因为中史不是必修课,五万多个高考生只有五千人学习中史,学习世界史更少于五千人,学习中国文化典籍的考生只有两千人。

我本身是念英国人的学校,但我小时候也念过很多的典籍,包括《经史子集》都读过一点点,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没有接触过。

我们安排了内地春节期间热映的《满江红》给年轻人免费观赏,但是他们不知道故事是发生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反响也一般。所以我觉得是教育出了问题,但现在已经加强中国历史典籍的教育传授,加强中史以及国情教育的传授,这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香港未来的前途跟中国密不可分”

南方周末:作为汇贤智库的负责人,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协会的负责人,同时还是立法委员,也曾担任保安局局长。通过综合身份,你怎么看香港的未来?

叶刘淑仪:很多香港人都不明白,但也越来越多人在明白、觉醒。其实二十多年前,香港还没有回归祖国时,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来香港考察时说,“香港未来的前途跟中国密不可分。”

确实,香港跟国家是风雨同路的。所以我们也很感谢国家不断地支持香港,香港今天稳定安全的局面得来不易。

不过,虽然《国安法》平息了2019年的骚乱,但是仍然有一些敌对的势力在香港蠢蠢欲动,所以还需要提高警惕。香港还没有为《基本法23条》立法,而澳门已经在2009年完成了这项工作。所以李特首已经表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需要优先的工作。

南方周末:你怎么看待香港的危机和机遇?

叶刘淑仪:中国有五千多年历史,国家有非常古老的一面,也有非常现代先进的一面。比如有部电影《流浪地球》,就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在科技方面的发展,包括航天方面的不凡成就。

我们要向香港年轻人多介绍中国各方面的成就。现在香港有故宫文化博物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播载体。另外,香港也举办了如“三星堆”展览,我希望将来能有多一点中国现代化方面的成就在香港展示。

其实内地文化软力量很厉害。现在很多年轻人包括一些在外国留学的年轻人,也非常喜欢看内地的电视剧,内地的偶像顶流在香港也有市场,而且他们的水平很高。比较现代化的街舞等表演在香港很受年轻人的欢迎,我也希望香港的文化表演团体,能有机会到内地演出。

我听说今年过春节时,有一部非常卖座的电影《毒舌律师》是律政片,在内地很受欢迎,所以期待将来香港与内地能在文化方面多点交流。香港是个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我希望未来在这方面,无论是新民党、海上丝绸之路协会,都能为此多做一点贡献。

超级联系人”

南方周末:新民党的主要成员基本上是精英阶层,而且是中产阶级偏上。作为新民党主席,你怎么看待新民党的作用?

叶刘淑仪:新民党于2011年1月9日在香港正式举行成立典礼,当时只有我一位议员。但在2021年的大选中,我们赢了3个议席,又在2022年的补选中多赢了一个议席。所以新民党现在已经有 6位立法会议员,1位区议员。

不同的政党都有不同的代表性。当年创党,是因为我觉得香港有一大部分的市民如中产阶级的市民、在国外接受教育的市民,以及思想比较西化的市民,他们都很爱国爱港,但没有党派为他们发声。所以新民党吸纳这些人员,教育水平也都比较高。

我跟黎栋国(前保安局局长)是前官,所以我俩有很多公务员支持,包括纪律部队;容海恩议员是一位大律师;李梓敬在美国受过高等教育;陈家珮由地区直选。2022年补选的、赢得一席的何敬康是澳门原特首何厚铧先生的侄儿,他可以协助我们加强跟澳门的联系,而且他也是留英留美的,非常理解西方的文化价值,有助香港发挥“中介人”“超级联络人”的作用。

南方周末:香港特区政府成立以后,你是首位女性保安局局长,现任特首李家超也是保安局局长出身。你们之间有没有怎样的交流与合作?

叶刘淑仪:我跟李家超特首的交往很有趣。我当香港保安局局长时,李家超是有组织及严重罪案调查科的主管,当时他的外号就是“神探”,因为其心思非常缜密。

无论他当保安局局长还是当特首,我也跟他合作得很好。

在立法会发言前,我会询问李家超一些材料,形成工作默契,为现在的工作配合打下基础。

李特首有一个非常好的本领,他很愿意夸奖他的下属。工作表现好的时候,很愿意表扬他们,肯定其贡献。而且他能团结公务员、议员、行政会议成员。所以李特首上任之后,我们的氛围很好。我觉得 2023 年真的是香港随着国家经济复苏,值得拼搏的一年。